臨床上常有病人發(fā)出這樣的疑問:我做過支架,是不是不能鍛煉?我被診斷為冠心病,心臟承受力差,還能游泳嗎?生氣、勞累都會讓我心臟不適,運動是不是更危險?
在很多人看來,心臟是個非常脆弱的器官,出現(xiàn)問題必須“靜養(yǎng)”。一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更是一點不敢多運動,能躺著就不站著,能坐車絕不走路。其實,因為心臟疾病放棄了鍛煉,會得不償失。
心臟健康離不開規(guī)律的運動。越不動身體越差,心臟也就越脆弱。運動不是心臟病患者的“催命符”,相反,科學的運動能夠給心臟帶來諸多好處:改善心肌供血,增加心臟泵血功能提高心臟射血分數(shù),減少心力衰竭,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;調節(jié)血脂,降低甘油三酯,穩(wěn)定斑塊,促進冠狀動脈血管側支循環(huán)形成,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,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風的風險;穩(wěn)定情緒,改善睡眠,調節(jié)血壓和心率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復發(fā)率和死亡率。
對于心臟疾病患者來說,“運動康復”本身就是心臟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冠心病及支架、冠脈搭橋術后、心力衰竭、心肌病、心律失常、心臟外科手術后等心血管疾病患者,進行適度和科學的運動,都有助于增強機體活力、促進心臟康復。
臨床上,由于患者對心臟運動康復知曉率低,參與度差,很多人還因為患病拒絕運動,從而失去了從運動中獲益的機會。
對于心臟病人來說,開展運動前,最好先咨詢醫(yī)生。醫(yī)生會綜合考慮年齡、病情、生活習慣等因素進行“量體裁衣”。還會根據需要進行癥狀限制性運動試驗,確定最高安全心率和心臟功能容量,給出運動處方。一般包括運動方式、方法、強度、時間等。
在運動強度上,最重要的是監(jiān)測心率。一般來說,運動時的心率以達到(220~年齡)×60%左右為佳。低于這個數(shù)運動效果不大;高于(220~年齡)×85%,會比較危險。還可以自測勞累程度,一般選擇13 ~14級,也就是運動時感覺稍稍用力和用力。
在運動頻率上,需要進行規(guī)律運動,循序漸進,心臟才會受益。在病情穩(wěn)定的情況下,初期可運動10~15分鐘,隨著心功能和體能的恢復,逐漸增加到每次運動30分鐘,每周3~5次。
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(xiàn)胸痛、呼吸困難、頭暈、身心疲勞或肌肉酸痛等情況,應暫停運動。
在運動類型上,要盡量選擇能夠長期堅持且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,以有氧運動為主,配合適當?shù)募∪饬α坑柧。推薦四種比較適合心臟病患者的運動:
步行或慢跑。出院后的最佳運動是步行,運動初期可選擇散步或快走,速度在3~6公里/小時。這項運動適合絕大多數(shù)人,運動時選擇空氣清新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的場地,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隨時調節(jié)速度強度。
騎自行車。這也是一項能夠較好把握強度的運動,騎車前要調節(jié)好車座高度。也可以選擇室內自行車鍛煉。
游泳。游泳能夠增加心臟攝氧量,不過注意要做好準備活動,不要在過冷的水中進行,避免使血管受到刺激。
打太極。太極動作舒緩,適合初期運動者,對于合并高血壓的冠心病者更為合適。
需要提醒的是,無論何種運動,都要做好準備活動,運動前進行伸展,逐步增加心率,康復時最好進行有氧運動,量力而行,不要勉強自己,時間也不宜過長,使心血管系統(tǒng)為運動做好準備。
另外,在運動時間選擇上,最好的時間是上午、下午或傍晚至少飯后60分鐘。盡量避開清晨和飯后兩個時間段。因為清晨是人一天當中血壓的高峰,而且因為空腹起床血容量最小而血黏度最高,非常容易出現(xiàn)血栓性事件,從而引發(fā)心肌梗死和腦梗死。飯后血液集中在胃中幫助消化,如果運動會導致胃中血液分流影響消化功能,至少飯后要60分鐘后才合適。
運動結束后,休息5~10分鐘,心率恢復正常,沒有持續(xù)的疲勞感或其他不適感,說明強度較為合適。如果出現(xiàn)心率、血壓或者其他不適要盡快就醫(yī)。
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:963558